山西宝航重工有限公司社会责任案例
发布时间:
2024-05-08
山西宝航重工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5月,法人代表李哲峰,公司位于忻州定襄县杨芳乡庄力产业集聚区腾达路1号,企业性质为民营企业,注册资本8000万元,公司新建年产10万吨风电法兰生产线建设项目在2021年至2024年连续4年被评为山西省省级重点项目。
山西宝航重工有限公司社会责任案例
山西宝航重工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5月,法人代表李哲峰,公司位于忻州定襄县杨芳乡庄力产业集聚区腾达路1号,企业性质为民营企业,注册资本8000万元,公司新建年产10万吨风电法兰生产线建设项目在2021年至2024年连续4年被评为山西省省级重点项目。
一、诚信经营,明晰企业科学发展之路
山西宝航重工有限公司是在山西兴旺达锻压有限公司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智能制造锻件企业。宝航重工创始人李宝旺先生,出身于师家湾村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初中毕业后进村办锻造厂上班,经过几年的刻苦钻研,他逐渐掌握了锻造、热处理、机加工等技能。20世纪80年代,正赶上国家的改革开放政策,于是他创办了师家湾金属加工厂,后更名为定襄县旺达法兰有限责任公司,凭借自己精湛技术和规范管理,公司规模日益扩大。
近年来,国家开始大力提倡新能源,尤其是具有可再生、无污染、蕴藏量巨大的风力发电受到国家重视。2007年3月定襄县旺达法兰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更名为山西兴旺达锻压有限公司,开始研究、生产和销售陆上风电法兰,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公司在风电领域成功树立了自己的品牌。
公司顺应陆上风电抢装潮流,抢抓海上风电发展机遇,2018年5月在此基础上成立了山西宝航重工有限公司,主营海上风电法兰,并成为全国第三家专业生产海上风电法兰的供应商。
公司新建年产10万吨风电法兰生产线建设项目总投资13亿元,占地200亩,分3期建设完成。项目全部建成达产后,年产能10万吨,年产值可达20亿元,实现利税4亿元,提供600个就业岗位。从2020年3月26日开工建设到2021年2月6日首批直径7.5米海上风电法兰正式下线发运,仅用310天,创造了项目建设的“定襄速度”。随着直径7.5米海上风电法兰的成功下线,实现了定襄风电法兰从小到大、从陆上到海上的转型跨越,有效满足国内海上风电法兰的现实需求,着力推动风电产业突破升级,成功开启我省锻造行业生产大型环件的新篇章,为我国尽早实现“30.60”的承诺贡献力量。2021年公司被中共定襄县委县政府评为“高质量发展项目建设先进单位”。
二、疫情防控,企业身先士卒
超前反应,护一方平安。“排查疫情,做好企业、员工安全防护,也是为疫情防控做贡献”。早在武汉封城前,公司通过各种渠道储备防疫物资及生活必需品。2020年1月28日,公司成立疫情防控领导小组,李哲峰任组长,周密部署,有序推进各项防控工作。疫情期间,他每天都要去防疫现场办公,实时了解疫情防控动态,及时向员工传达省、市、县、乡各级指挥部要求,做到100%覆盖。公司严格落实“日报告”、“零报告”制度,每天统计员工健康状况和疫情信息,全面排查梳理疫情风险。通过网络渠道宣传、培训防疫知识,增强员工自我防护意识,共同营造和谐稳定的环境。
心系村民,保民生资源。面对全国疫情爆发,村民是否有防疫防控意识,疫情防控宣传是否到位,村民防疫物资是否齐全,生活必需品是否充足等等这些问题,都急需解决。公司安排党员主动到村口执勤点进行宣传,对外来车辆和外地返乡人员及车辆耐心的进行劝返,面对部分返乡人员心切、不理解、有怨言的群众,耐心引导。确保及时掌握、及时处置,充分发挥了党员能吃苦、能战斗的精神,发挥了带头作用,彰显了党员的先锋本色,为师家湾村防控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疫情期间,为村民累计筹集一次性医用口罩10000个,红外线电子测温仪2个,水银体温计10个,100ml装75%酒精消毒液100瓶,消毒片10000粒,500ml装84消毒液50瓶,桶面100箱。
火线驰援,尽绵薄之力。年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突发而至,武汉等多地疫情防控物资告急。“落实捐款,赶紧准备资金,这件事情刻不容缓!”总经理要求财务部门迅速调集20万元资金,援助武汉疫情防控。在总经理的带动下,公司党员和员工自发行动起来,为防控疫情慷慨解囊,党员、员工累计捐款5000多元,且捐款已汇至定襄县红十字会。
化危为机,强经济应对。定襄县委、县政府提出“先规上,后规下”的复工顺序。身为规上企业,我们提前部署,为复工做好精心准备。全县规上企业50多家,所有规上企业都是工期紧,任务重。按照复工流程,公司早已具备复工条件,但企业想他人之所想,先别人后自己。“疫情过后,经济才是主战场。企业是民生之本,企业背后是很多个家庭、饭碗。我们时刻准备着,只争朝夕,不负韶华!”李哲峰表示,将与广大员工一起共渡难关,一起迎接美好的未来。复工后,一部分员工坚守岗位,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巡查各个角落,守护厂区安全。与此同时,公司通过线上销售渠道提前占领市场,应用微信、QQ、钉钉等软件在家办公,保证公司业务正常运转,保障员工正常待遇,复工复产率高达80%以上。
三、捐资助教,加快基层文明建设
自主创办企业至今,公司规模在逐年扩大,需要钱的地方也越来越多,但只要村民遇到困难,公司总要伸出援助之手,帮他们解决燃眉之急。
多年来,公司一直将支助学校当作自己义不容辞的职责,为提高办学的教学质量,经常与校领导、教师座谈,讨论,积极提出合理化建议,并且出资聘请优秀教师,奖励成绩突出的代课老师与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从而激发了教师的教学热情与学生的学习兴趣,学校的教学质量得以稳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有了持续的进步,公司每年还捐资数万元,支助全县贫困中学生完成学业,2021年宝航重工举办的“金秋助学”活动共资助大学生8名,资助金额达10万元。
师家湾村民师灯龙独生儿子师佳奇, 14岁,在定襄二中读书,由于违反校规在家辍学两月,总经理得知后亲自与他谈心,也进行批评教育,并多次与校方沟通,最终返校,家长满意,学生高兴,村民们赞扬。
为活跃群众业余文化,体育活动,公司修建了环境优雅、布置讲究、科学规范的乒乓球活动室,经常组织多种多样的比赛活动,并出资购置奖品,给予优胜者以物质奖励,从而激发了村民们的运动兴趣,同时他们的技术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此外,公司还几次捐款赞助村民们开展健康、活泼的文艺活动,丰富了村民的业余生活,改善了村民的生活环境,提升了村民的生活质量。2018年5月,定襄县师家湾村委会授予公司一面“热心公益、捐资建路、爱心企业”锦旗。
四、胸怀党恩,助力脱贫攻坚
2015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使命。一场脱贫攻坚大战正在华夏大地打响!董事长深受党的恩惠,他知道党中央始终没有忘记老百姓,看到脱贫攻坚大战进行的如火如荼。作为一名优秀党员,他也奋不顾身的投入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作为一名企业主,他利用自己企业的多年积累资金积极开展对口就业扶贫。为招收贫困户,实现精准扶贫和深度扶贫,期间给定襄贫困村“土岭口”捐款5万元,捐助本村贫困户多人次。
公司通过与政府对接,加大宣传力度,广泛动员有求职意愿的农村贫困劳动力、返乡务工人员、失业人员、剩余劳动力等各类人员前来参加招聘会,带动周边农民就业,在年龄、文化程度、工作经验等方面降低招聘门槛,提供食宿等优惠条件,让贫困户在企业安心工作。除解决周边贫困户的求职需求外,边远地区不少农民、剩余劳动力前来求职,扶贫覆盖面显著扩大,已吸纳多名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就地务工,为他们提供就业岗位,带动贫困户年均增收数万元,贫困户的获得感、幸福感进一步提升。2019年1月,定襄县工商联在脱贫攻坚企业帮村专项行动中授予公司“贡献奖”荣誉称号
五、科技升级,树品牌建设之路
公司采购国内自主品牌的智能制造关键技术装备、核心支撑软件、信息安全系统解决方案以及建设改造工业互联网,建设创新性智能制造工厂。实现全流程自动化信息系统管理、关键工艺自动化、智能化分析,形成规模化、集约化、数控化生产流水线,从而进一步大幅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公司自主品牌产品采购额占比在70%以上,关键装备数控化率达到80%以上,生产数据自动采集率达到90%以上。2022年公司被中共定襄县委县政府评为“高质量高速度发展转型升级优秀企业”。
公司一直秉承科技创新的发展理念,高薪聘请科技人才,定期开展专业技能培训,建设省级实验室,与太原理工大学、济南铸锻研究所就企业新产品开发、新技术研究、新工艺制定开展战略合作,具备对现有锻造等设备进行自主创新能力,具备对自由锻成型工艺控制的研究与设计能力。公司先后取得门框法兰吊具、门框法兰成型机、法兰热处理雾冷器、法兰旋转吊具等21项实用型专利,和一种适用于风电法兰的循环风冷设备的工作方法等6项发明型专利,公司参与制定了《风力发电机组塔架法兰采购指南》和《法兰锻造企业信息化建设指南》2项团体标准,2022年6月公司组织制定发布《海上风力发电塔架 法兰锻件》企业标准。
为弘扬公司创始人李宝旺先生的功绩,也因海上风电法兰资源的宝贵,取姓名中的“宝”字;公司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经历低谷、经历辉煌,就像大海中的一艘巨轮,海上风电发展趋势就是“航标”,指引我们继续前行,取“航”字,因此得名宝航,寓意公司未来必定乘风破浪、扬帆远航!2021年山西宝航重工有限公司被遴选为“中国品牌日”自主品牌企业,代表山西省参加“2021年中国品牌日”线上展会。
宝航重工在制造与销售产品满足客户需求的同时,还在创造和推广一种文化。实质上与政治家改变社会、科学家改变发明一样,民企也担负着巨大的社会责任,所承担社会责任的能量越大,贡献就越大,这就是我们的使命。
关键字:风电装备锻件,环类锻件,管道法兰,车轮锻件,球阀配件,
相关新闻